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631
北京时间4月25日晚,美股周五早盘涨跌不一,道指下跌160点。特朗普总统表示希望一年后能维持20%至50%关税。美方声称“正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的言论再次遭到否认。投资者正权衡Alphabet等重要财报。
道指跌163.84点,跌幅为0.41%,报39929.56点;纳指涨26.66点,涨幅为0.16%,报17192.71点;标普500指数跌2.21点,跌幅为0.04%,报5482.56点。
周五之前,美股本周表现稳健。本周截止周四收盘,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分别累计上涨3.8%和5.4%,道指攀升2%。
但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引发动荡后,美股始终维持宽幅震荡格局。投资者正等待美国与一些关键贸易伙伴的谈判进展。
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关税的最新表态增大了市场压力。特朗普表示,若一年后美国能对各国维持20%-50%的高关税,他将视为“彻底胜利”。
特朗普同时否认国债收益率上升迫使他作出缓征90天关税的决定。他表示:“债券市场在恐慌,但我没有。”
中国官方再次声明并未就关税议题进行任何形式的磋商或谈判。
据新华社周四报道,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否认存在任何贸易谈判,并要求取消“单边”关税。
新华社周五报道称,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再次对美方声称“中美正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的言论作出严正回应,称中美目前并未就关税议题进行任何形式的磋商或谈判,敦促美方不要混淆视听。
此前白宫曾释放软化立场的信号——当前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总额高达145%的关税。周二,特朗普称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归零”。
周五,特朗普在前往罗马参加教皇方济各葬礼之前表示,美国与日本“非常接近”达成贸易协议,他补充说,关税计划“进行地非常好”
RobecoGroep多资产策略主管ColinGraham评论称:“特朗普已经开始退让,不再坚持‘交易的艺术’那一套。但我们知道他可能随时反悔并重新提供关税,所以目前这些消息更像是噪音,而非明确的信号。”
瑞联银行外汇策略主管PeterKinsella表示:“美国的各种声明和消息相互矛盾,整个叙事根本就没头绪。这根本没法交易。”
Moneyfarm首席投资官RichardFlax表示:“目前大家普遍认为,这种关税水平在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但要真正实现调整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问题在于这些关税最终会稳定在哪个水平。”
Ameriprise首席市场策略师安东尼-萨格林本(AnthonySaglimbene)表示:“市场只需要一点火花就能脱离低迷状态,预计美股仍将维持震荡,下周科技巨头财报将成为左右大盘走势的关键。”
企业财报方面,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一季度业绩超预期,股价大涨5%;而英特尔因发布悲观预期并宣布大幅削减运营与资本支出,股价重挫7%。
市场还在关注美联储提前降息的可能性。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如果特朗普政府激进的关税政策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他将支持降息。克利夫兰联储行长哈马克周四表示,如果能明确看到经济走向,美联储可能最早在6月调整利率。
目前市场预计6月将降息25个基点,并在年底前共降息三次。美联储下次会议将于5月6日至7日举行。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届时将按兵不动。
焦点个股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一财季总营收为902.3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805.39亿美元相比增长12%,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14%;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Alphabet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45.4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36.62亿美相比增长46%;每股摊薄收益为2.81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89美元相比实现增长。
英特尔第一财季营收126.7亿美元,预估123.1亿美元;净亏损8亿美元,每股亏损0.19美元,预估亏损0.22美元;第二财季业绩指引低于预期。
T-Mobile第一财季营收同比增长6.6%至208.9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4%至30亿美元,新增49.5万客户逊预期。
吉利德科学第一财季营收为67亿美元,净利润为13.15亿美元,扭亏为盈;维持年度业绩预测。
消息称苹果计划最早于明年将所有在美国销售的iPhone的组装业务转移到印度。
亚马逊和英伟达高管称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求并未放缓,未来几年及长期仍是上升趋势。摩根士丹利将英伟达的目标股价由162美元下调至160美元。
消息称MetaPlatforms正对其VR和可穿戴设备部门RealityLabs裁员100多人。
英特尔即将量产的最尖端制程工艺Intel18A将获英伟达、博通等ASIC厂商的代工订单。该公司还发布悲观预期并宣布大幅削减运营与资本支出。罗森布拉特证券将英特尔目标价从18美元下调至14美元。
印度航空(AirIndia)正与波音洽谈购买约10架737MAX飞机,此前这批飞机遭中国拒收。
默克集团正就收购生物制药公司SpringWorks进行后期谈判,估值约为35亿美元。
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4.5Turbo及X1Turbo,具备多模态、强推理及低成本三大特质。
阿里国际站开启“海外现货”招商,招募在美国和欧洲有现货的外贸商家。
小马智行与腾讯云将围绕L4级自动驾驶研发和Robotaxi服务落地开展战略合作。
对美国避险资产来说,这个月行情波动剧烈。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波动,从4月初的约3.9%,在特朗普总统4月9日的“解放日”讲话后升至近4.6%。
自那以后,收益率稳定在4.3%至4.4%这一仍然较高的区间。
这些波动让投资者感到困惑。在不确定性时期,美国国债通常会充当避险资产,而目前这种情绪主导着华尔街,因为人们对不断变化的贸易动态以及可能出现的由自身因素导致的经济衰退的担忧日益加剧。
由于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呈反向变动,收益率上升表明投资者正在抛售债券。这与投资者在市场波动时所预期的通常的“避险”行为背道而驰,引发了人们对更广泛的“抛售美国资产”交易的担忧。
但尽管市场走势异常,一些策略师表示他们并不惊慌。
“在目前这个阶段,这对我来说并不太令人担忧,”信安环球投资(ClearBridgeInvestments)的经济与市场策略主管杰夫・舒尔茨(JeffSchulze)在本周早些时候的一次问答环节中告诉雅虎财经。
舒尔茨将当前的市场状况与2022年进行了比较。2022年,由于美联储为应对飙升的通货膨胀而积极加息,收益率多次大幅飙升。2022年初,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1.6%,随后攀升至4.3%的峰值,年底收于3.9%。
这些走势是由经济增长加快、通胀持续以及“期限溢价”上升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期限溢价是指投资者持有长期债券所要求的额外收益率,尤其是在未来经济状况不确定的时候。
在舒尔茨看来,当前收益率上升再次是由期限溢价上升推动的,而不是基本面恶化。在金融危机后徘徊在接近零的水平之后,期限溢价最近攀升至约50个基点——经过多年的超低增长和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水平更符合历史标准。
例如,在21世纪初,期限溢价在50至100个基点之间波动。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值甚至更高,常常在100至200个基点之间。
“期限溢价本质上是一种不确定性溢价,”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JPMorganAssetManagement)的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凯尔西・贝罗(KelseyBerro)周三告诉雅虎财经。
“过去几天的舆论焦点是什么?是对美国在全球秩序中(地位)的诸多不确定性,更具体地说是特朗普总统关于(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Powell)工作表现的言论和相关讨论。”
换句话说,收益率上升并不意味着人们对美国国债或整体经济的信心崩溃。相反,这反映了市场不确定性的加剧。
在特朗普决定收回解雇鲍威尔的想法后,市场在本周中期出现反弹。更多积极的贸易进展也有助于提升投资者情绪,促使长期收益率下降。
随着市场波动开始平息,贝罗表示,美国国债的走势将更多地取决于增长前景、通货膨胀以及美联储的政策等基本面因素,而美联储的态度已变得更加鸽派。
“我们认为美联储今年晚些时候会降息,”贝罗说,“这最终意味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3.75%至4.5%的区间内波动。”
周四,在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贝丝・哈马克(BethHammack)表示,如果到6月时经济数据清晰且有说服力,政策制定者可能会推进降息举措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增加。
“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除了期限溢价上升之外,其他因素,包括高杠杆头寸(如基差交易)的平仓,以及欧洲投资者的去风险操作,也加大了收益率上行的压力。
“在外国积累美国资产15年后,你现在看到这种资金流动出现了逆转,”信安环球投资的舒尔茨说。但尽管有人猜测这表明人们对美国失去了信心,舒尔茨认为这种转变是在多年过度暴露于美国市场之后的一种更广泛的去风险过程。
其他人也认同这一观点。
“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摩根大通的贝罗说,她认为近期的市场走势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正在失去其优势。相反,市场正在适应其他投资机会。
“近期的交易活动可能暗示美国的特殊性正在减弱,”她说,“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不再特殊。”
LPL金融公司(LPLFinancial)的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师劳伦斯・吉勒姆(LawrenceGillum)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在周二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在我们看来,尽管近期市场波动,但美国国债(目前)仍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避险资产,这得益于美元(目前)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
“本月美国国债市场的抛售虽然很严重,但并不意味着(美国国债作为避险资产的)这种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补充道,“相反,我们认为这主要反映了暂时的去杠杆压力,而不是对美国国债安全性的根本性否定。”
虽然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但任何背离美国目前作为主要避险资产地位的转变都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正如吉勒姆所说:“我们认为这种转变将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而不是几天。”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全面的行政命令,以启动有争议的深海采矿做法,试图抵消外国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政府正在寻求加快从美国和国际水域的海底开采具有战略重要性的矿物,如镍、铜和稀土元素等。
特朗普周四在行政命令中表示:“保持深海科学和技术以及海底矿产资源的领导地位,符合美国的核心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
这一单边行动旨在“对抗外国对海底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加强与盟友的伙伴关系,并确保美国公司“处于有利地位”,为那些对负责任地开发海底矿产感兴趣的人提供支持。
批评人士称,该命令将推动特朗普政府根据1980年的《深海海底硬矿物法》加快采矿许可证,这与全球积极推动相关监管的努力相矛盾。
它还寻求建立在美国外大陆架发放许可证的程序,并特别呼吁加快审查“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区域”的海底采矿许可证。
4月25日,HTFX表示,加拿大在全球液化天然气(LNG)市场的发展似乎正面临诸多挑战。尽管LNGCanada项目接近完工,但加拿大其他20个LNG项目大多因高成本、监管障碍和错失出口机会而被搁置。这引发了市场对加拿大是否错失LNG发展机遇的讨论。
HTFX分析,LNGCanada项目由壳牌、三菱、国油、中石油和韩国天然气公司组成的财团主导,是加拿大首个大型LNG出口项目。该项目包括一个液化工厂和配套的CoastalGasLink管道,预计将于2025年中完成第一阶段建设,届时将具备每年1400万吨的出口能力。然而,由于建设成本和管道成本高昂,加拿大在全球LNG市场的雄心壮志已有所减弱。
从全球市场来看,HTFX认为,美国和卡塔尔等主要LNG供应国正在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而加拿大却因监管障碍和项目搁置而错失良机。例如,美国自2010年以来天然气出口增长了485%,而加拿大出口则下降了18%。此外,加拿大在2022年俄乌冲突后未能抓住向欧洲供应LNG的机会,导致美国和卡塔尔等国通过与亚洲和欧洲买家签订长期合同,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HTFX进一步认为,加拿大LNG项目不仅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还受到地缘政治和环保因素的影响。随着全球LNG市场供应过剩,主要买家如日本、韩国正在转向核能、国内天然气或俄罗斯管道气。同时,加拿大国内的环保法规和监管政策也给LNG项目带来了额外压力,例如联邦政府的C-69法案使能源项目面临繁琐的审批程序。
HTFX总结,尽管LNGCanada项目有望在2025年实现商业化运营,但加拿大在全球LNG市场的竞争力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全球LNG市场的供需动态,以及加拿大政府在监管和环保政策方面的调整。在全球LNG市场供应过剩和地缘政治因素交织的背景下,加拿大LNG项目的未来发展仍充满挑战。
新闻结尾 重生翻译官,感受自然的色彩盛宴与人文魅力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