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727
最近,房企债务重组不断传来好消息,这些房企经过与投资者的一番拉锯之后,推出了相对可行的化债方案,其中“债转股”成为一个关键词。近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针对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此次重组方案的亮点之一是“全额债权转股权”,为债权人提供获得短期流动性及潜在股票升值收益机会。另一边,素有“旧改大王”之称的佳兆业债务重组也传来新消息。4月8日,佳兆业宣布计划发行六档新美元债和八档强制可转换债券,若上述可转换债券全部完成转股,将形成130.16亿股新股。
此前,龙光集团向债权人公布了整体境内债务重组方案,涵盖“H8龙控05”“H9龙控01”“H9龙控02”“H1龙控01”等21笔债券,本金余额合计219.6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龙光集团提供了折价购回、资产抵债、债转股、特定资产和全额展期留债等五个选项,以满足不同类型投资人的需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房企的债务重组以展期为主,以时间换空间,虽有部分房企提供债转股重组方案,但整体占比不高。在新一轮债务重组中,多数房企的化债策略从原来的展期为主转向全面削债,主要通过折价赎回债券和强制转股等方式实现。由于大多数出险房企的现金流仍紧张,同时资产价值缩水或已被抵押、质押,能够用于抵债的优质资产已不多,“债转股”便成为了大多数出险房企重组的标配。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折价回购、债转股等方式能够从源头减少债务,有助于企业真正走出债务危机,可以为房企争取恢复流动性的时间,以换取未来企业价值回升以及偿还债务的空间。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债务重组让房企获得喘息空间,后续仍需关注各房企重组方案执行效率及房地产市场复苏进度。而在重组过程中,房企需要充分考虑债权人的利益,确保重组方案得到债权人的支持,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重组方式。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市场出清与风险化解需政策、企业、金融系统多方协同。短期看,现金流紧张和债务压力仍是最大挑战;中长期需通过供给侧改革(如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和需求端刺激(如降低房贷利率)重建行业健康生态。未来,具备稳健现金流、聚焦核心城市、创新能力强的房企有望率先突围。
来源:华尔街见闻
分析认为,美国财政部公布的近两周美债标售数据基本印证了财长贝森特上周的评论,他指出,近期债市下跌似乎更多是由“去杠杆”所致,而非外国抛售。
美国财政部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出台后,尽管美债收益率一度飙高,但美国财政部周三公布的拍卖数据显示,美国长期债券需求并未大幅下滑,尤其是海外买家,近两周的购买量与上月同期变化不大。
10年期美债方面,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在最近的两周报告期内,投资基金买入了262.49亿美元2035年2月15日到期的10年期国债,上月为269.54亿美元;外国投资者购买了71.68亿美元2035年2月15日到期的10年期国债,上月为46.36亿美元。
3年期美债方面,投资基金购买了397.25亿美元2028年4月15日到期的3年期国债,上月为447.82亿美元;外国投资者购买了47.4亿美元的2028年4月15日到期的3年期国债,上月为49.12亿美元。
30年期美债方面,投资基金购买了162亿美元2055年2月15日到期的30年期国债,上月为154.36亿美元,外国投资者购买了2055年2月15日到期的23.3亿美元30年期美国国债,上月为21.4亿美元。
媒体报道,投资基金、交易商和经纪人,以及外国和国际机构这三类买家通常占据了超过95%的份额,其中投资基金常年占据60%以上。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市场担忧海外买家对美债的兴趣将受到影响。
数据显示,4月9日与10日举行的390亿美元十年期美债拍卖中,外国和国际机构获得了18.4%的配额;4月10日进行的220亿美元30年期美债拍卖中,该类机构获得了10.6%的配额。这两个数字均高于3月份,但低于2月份。自2024年1月以来,外国和国际机构平均在十年期拍卖中获得13.9%,在30年期拍卖中获得10.7%。
分析认为,这些数据基本印证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Bessent)4月14日的评论。他在谈及收益率飙升时表示,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拍卖中的外国需求有所上升。他指出,近期债市下跌似乎更多是由“去杠杆”所致,而非外国抛售。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新闻结尾 小77bbs-揭示最快线路的真相与体验!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