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454
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为前美联储理事和曾被特朗普考虑担任财政部长的人选,沃什被视为美联储"影子主席",其言论在当前美国货币政策辩论中格外引人注目。
备受关注的美联储主席潜在继任者、特朗普盟友凯文·沃什(KevinWarsh)近日在华盛顿猛烈抨击美联储,称其犯下"系统性错误",未能遏制一代人以来最严重的通胀潮。
作为前美联储理事和曾被特朗普考虑担任财政部长的人选,沃什被视为美联储"影子主席",其言论在当下格外引人注目。
央行助推通胀与政府过度支出
据媒体报道,沃什周五在华盛顿出席"三十国集团"(Groupof30)活动上表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央行主导地位已成为美国治理的新特征"。他批评美联储"更像政府通用机构,而非专注于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这一角色偏离导致其无法将通胀控制在2%目标水平。
尤为尖锐的是,沃什将美国通胀问题部分归咎于美联储7万亿美元的庞大资产负债表,认为这实质上为联邦政府放纵性支出提供了便利,使美国财政陷入"危险轨道"。
沃什对美联储在量化宽松下大规模购买国债的行为抨击道:
此外,沃什还批评美联储涉足气候变化和社会包容等超出其核心职责的领域,尽管他承认美联储已于今年1月退出"金融系统绿色化网络",表明其态度有所转变。
美联储独立性受到挑战
沃什的言论恰逢美联储与总统特朗普关系紧张之际。上周,特朗普公开表示"迫不及待"要结束鲍威尔的任期,尽管他后来部分收回言论称无意解雇鲍威尔,暂时缓解了全球市场的忧虑。
鲍威尔现任期将于2026年5月结束,财政部长贝森特已表示将于今秋启动继任者遴选。业内普遍认为,沃什与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负责人哈塞特是最有力的继任人选。
此前,特朗普对鲍威尔拒绝降息的批评,以及白宫暗示可能有权解雇美联储主席的言论,已引发市场对央行独立性的担忧,导致股市和美元大幅抛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沃什对美联储政策持强烈批评态度,他仍表示支持美联储在制定利率时不受政治干预的"操作独立性",但同时强调"当货币政策结果不佳时,美联储应接受严格质询",而非被视为"不可触碰的权威"。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来源:华尔街见闻
洛杉矶航运量下降、旅游相关出行减少以及关键消费领域信用卡收入减少,数据驱动的华尔街分析师们正在观察到多项令人担忧的经济指标。
当美股大幅回升、企业借贷成本下降、美债市场趋稳之际,一批精于数据分析的华尔街资深投资者却选择站在场外观望。
例如, 管有1100亿美元资产的BostonPartners公司研究主管MichaelMullaney就没加入风险资产反弹的热潮。与之相反,他正在反复检视各类经济数据,担忧这些数据已显示出特朗普贸易战造成的早期损害迹象。
尽管标普500指数较特朗普关税政策公布前仅低不到3%,比特币突破95000美元领涨风险资产,但这些分析师却凝视着那些不怎引人注目,却可能预示经济长期痛苦的高频指标:洛杉矶航运量萎缩、旅游相关出行减少以及关键消费领域信用卡收入下滑。
“这种影响不会在90天内消失,”Mullaney冷静分析道,“无论关税最终定在何种水平,都将对经济活动产生显著冲击。”他选择持有现金,尽管错过这轮反弹可能代价高昂,但他担忧贸易敌意造成的影响可能已深入骨髓,难以避免。
风险资产全面回暖,市场乐观情绪回归
过去几周,美国金融市场整体情绪似乎已经转暖。
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过去两周内下降超过20个基点,缓解了外资大规模撤离的担忧,同时美元汇率企稳。高收益债券风险溢价录得2023年以来最大收窄幅度,信贷波动性指标显著回落。
具有看涨倾向的杠杆ETF在过去一个月吸引约70亿美元资金流入,美元、美股、美债共同上涨,创下今年以来最佳协同走势,显示大多数投资者正重新拥抱风险资产。
高频数据亮起红灯,经济活动明显放缓
然而,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Slok在报告中警告,从中国驶向美国的集装箱船数量正在“崩溃”,预计消费者将面临更高通胀,卡车运输、物流和零售业将出现大规模裁员。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Feroli注意到高频数据已显示国际游客数量下降,这将拖累经济增长。
哈伯资本顾问投资组合经理JakeSchurmeier表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文: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宏大视角学习会议精神: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
我们认为4月25日政治局会议通稿中的核心题眼是“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这句话即点明了应对美国遏制的方法、也恰好点明了当下中美经济金融市场的背景特征、同时也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理念形成深刻启示。
1、应对美国遏制的方法
如通稿所说“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长期看我们自己最重要的事到底是什么?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即高质量发展,这些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对华的一切遏制,其实就是企图在中方现代化之路上增加不确定性,也同时向全球输出不确定性,且其自身也将承受不确定性的伤害;中方对美的战略应对是要保证甚至增强我方的现代化目标完成的确定性,同时也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与秩序提供稀缺的“确定性”。
2、中美经济金融市场当下的重要特征:美国“不确定性”&中国“确定性”
美国方面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居民部门超额财富接近耗尽(以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趋势增量以上的累积量来衡量的超额财富或已接近回到2019年水平)、通胀预期跳升(美国密歇根一年期通胀预期已达1980年以来历史最高、美国密歇根五年通胀预期已达1990年以来最高)、金融市场流动性存在风险点(基于美国国债规模庞大且高杠杆的基差交易、美国低等级企业债到期占整体企业债到期规模的比例达十年最高且行业分布不佳)、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多变、滞涨风险担忧下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矛盾性。具体可参见报告《升?落?——穿透叙事&全球资产四象限分析》《美新一轮通胀上行螺旋或开启?》《暗流涌动——美国金融市场风险全景扫描》。
美国居民购买力弱于2021年高通胀时期(当时的高通胀有居民超额财富峰值的支撑,通胀不仅没有冲击消费量,反而形成了美国企业的高盈利),一旦关税冲击使得通胀预期落地形成物价真实上行,或冲击居民消费,很有可能形成滞涨格局,进而带来企业盈利与金融市场流动性双冲击。
中国方面最大的特征就是“确定性”——中国内部最重要的不确定性都已进入化解的下半场,包括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机构等。我们团队构建的两大核心指标都能体现出,经济下行速度最快、居民风险偏好最低的时刻已经结束,经济目前正在筑底修复的过程中。第一个指标,通过构建的中国居民资金流量表,可观察到中国居民已连续两年持续修复风险偏好,存款搬家流入金融投资;第二个指标,中国经济循环领先指标(企业存款同比增速与居民存款同比增速之差,该差值通常领先A股上市公司利润与PPI同比走势9-12个月左右)已经在筑底阶段中连续数月向上修复,逐渐积蓄的循环力量或在未来给出加速弹性。
所以对中国而言,不论面对什么挑战,只要政策应对及时且对冲风险后的结果可以维持住这两个指标的趋势,经济向好的共识会更加明朗和坚韧。
3、中国政策致力于维护“确定性”
今年一季度数据整体运行良好的形势下,会议通稿中提前强调“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等。核心就是,为可能出现的国际经贸“不确定性”做好一切准备,目的是提供最终的“确定性”稳定。
4、对今年的投资理念启示:中国金融市场波动率或会小于美国
对美国而言,只要特朗普为首的美国政府依然坚持”关税战”及“重构全球贸易格局”,叠加美国一些不可测的沟通方式(总统及内阁成员在社交媒体上的频繁表态、重要政府官员参加金融机构闭门会释放重要信息等),以及美国自身存在的经济金融脆弱性(超额财富、通胀及流动性),那么美国政府就是美国的波动率震源,美国又是全球波动率的震源,期待美国金融市场提供确定性是非常困难的,某种意义上而言,美国政府与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是对立面位置。相反,对于中国而言,虽然可能有外需冲击的挑战,但中国政府是非常确定的支撑力量,即中国政府是中国金融市场背后的稳定性支撑力量,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落地视角学习会议精神:具体做法有六大抓手,没有收缩性政策
1、财政“加紧”,货币金融“新工具”
通稿提及“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二季度有望看到今年已部署的财政政策之加速,如中央预算内投资拨付加速、专项债与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加速,这将是二季度经济值得关注的一股总量力量;同时创设新的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与政策性金融工具,这将是二季度值得关注的一股结构性力量。
2、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通稿提及“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考虑到商品消费补贴存在客观的透支和挤压特征,针对服务消费的支持政策有望逐渐走到扩内需的前线。
3、产业方面帮困助优
通稿提及“要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坚持标准引领,规范竞争秩序”。
4、改革开放+企业走出去
通稿提及“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或意味着针对非美经贸合作领域的空间与突破力度有望加大,积极维护多边主义或意味着汇率较难出现大幅快速单边贬值,对人民币汇率不用过度担忧。
5、地产总体思路依然是控增量+化存量
从2024年9月政治局会议以来,新一轮地产政策的顶层脉络十分清晰,即“控增量+化存量”。本次通稿提及“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在有限增量中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有助于房价的改善,在存量问题上强调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或有进一步政策期待。
6、保民生与就业
底线思维意味着社会托底性要增强,通稿提及“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附录:政治局会议内容对比
专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磅定调!如何影响资本市场?机构最新解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进一步坚定各方发展信心、积极有效应对困难挑战、不断稳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指明前进方向和发力重点。
多家机构解读政治局会议>>
中信证券|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政治局会议学习体会
中金公司联合解读政治局会议:宏观着力“四稳”配置上沿三主线布局
国泰海通宏观2025年4月政治局会议点评:加快节奏,备足预案
广发宏观郭磊:四个细节和四个抓手——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理解
华创证券张瑜: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从投资视角学习4.25政治局会议精神
中泰证券学习4月政治局会议通稿:经济向好与底线思维
长江证券解读2025年4月政治局会议:内需之夏
招商证券点评中央政治局会议:四稳目标就业优先
招商证券政策专题:四月政治局会议有哪些要点?
财通证券点评政治局会议:关注三个问题
财信研究解读4月政治局会议:强化底线思维,应对外部冲击
天风证券4月政治局会议解读:应对外生扰动的政策节奏
中信建投|4月政治局会议解读:政策自有节奏
新闻结尾 不知火舞和3小男孩h_感受激烈战斗与壮丽情怀的视听盛宴!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