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700
来源:能源严究院
对老牌光伏龙头晶澳科技(002459.SZ)来说,2025年似乎“流年不利”。
4月25日,晶澳科技(002459.SZ)发布2024年财报,实现营收701.2亿元,同比下跌14.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6.56亿元,同比大跌166.14%。
由现年72岁的邢台首富靳保芳创办的晶澳科技被公认为光伏龙头中最稳健的公司之一。过去10年,晶澳科技在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中,始终位列前五,甚至前三。
但进入到2025年,除了业绩让人大跌眼镜外,该公司核心高管先后离职(可参考《晶澳走在“十字路口”》一文)亦为其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截至4月25日收盘,晶澳科技的股价为9.64元,总市值为319.05。若以最高点58.91元/股计算,其跌幅超过了83.6%。2022年,该公司市值一度突破1900亿元,这意味着三年市值蒸发了1600亿元。
如今,这家光伏龙头又恰处于二代接班的转折期,这艘大船能否在逆风中翻盘?
巨亏下的阴霾
2024年之所以出现巨亏,系因晶澳科技对出现减值迹象的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经过审慎评估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业绩影响较大。
财报显示,2024年该公司资产减值金额高达31.54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60.61%。这成为公司大幅亏损的主因。
而从单季度来看,晶澳科技仅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亏损额就达到了惊人的41.72亿元,占年度亏损总额的89.6%。
自2019年回A以来,2024年是晶澳科技首次出现亏损,且首亏即巨亏。而倘若将时间线拉长,过去十年,晶澳科技从而出现过亏损,业绩十分稳健。
据‘能源严究院’统计,从2019-2023年,这家光伏龙头不论在营业收入方面,还是在净利润方面都稳步提升,营收从211.56亿元,涨到815.56亿元;净利润则从12.52亿元,飙涨到70.39亿元。
2024年,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79.447GW(含自用1.544G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9%。
根据第三方权威咨询机构PVInfoLink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该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其中2024年位列前三。
截至2024年底,晶澳科技的组件产能达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分别达到组件产能的80%以上和70%以上,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产能高度匹配。
2024年,晶澳科技研的研发投入为37.11亿元,占营业收入5.29%;有效专利1899项,其中发明专利1031项。
核心高管接连离职
除了出乎意外的巨亏,晶澳科技不久前还陷入过核心高管的离职漩涡中。
3月11日,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现年50岁的武廷栋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职务,接替者为39岁的秦世龙。后者曾担任TCL中环副总经理,董秘。
武廷栋出生于1975年,系晶澳老将。他于2011年加入,这一待就是14年。他的身份并不简单,与牛新伟、黄新明、李少辉一起被称为“四太保”,为公司立下过汗马功劳。
根据公告,武廷栋请辞副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后,仍继续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据称他将转任晶澳科技业务岗位,新岗位职级仍是VP。
根据财报,从2011年到2018年,武廷栋历任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高级经理、电站开发项目部高级经理、电站事业部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助理总裁。
2019年9月,晶澳成功借壳天业通联回A,登陆国内资本市场,这位功勋老将成为晶澳科技副总经理兼任董事会秘书。
而在武廷栋请辞之前,牛新伟和黄新明早已不在‘董监高’的名单当中。截至目前,“四太保”中如今仅剩李少辉还在董监高的名单中。
李少辉出生于1974年,现年51岁,会计师出身,比武廷栋晚一年加入晶澳。从2012年至今,他一直掌握着这家光伏龙头的财政大权。
不过,晶澳的高管层正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例如,董事、副总经理陶然今年38岁,监事李京今年34岁,监事李彬彬今年才28岁。
根据晶澳科技2024年财报,在该公司14名董监高成员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有4位,占比28.57%%;年龄在40-49岁的有5位,占比35.7%。
晶澳科技高管近年来之所以频繁离职,或与其二代接班有关。新老交替下,权力的平衡也随之打破,新的格局由此形成。
2021年,靳保芳大女儿靳军辉放弃大好仕途,加入家族企业。次年,时年61岁的黄新明和时年57岁的牛新伟相继离开晶澳董事会。
黄新明出生于1961年,他是在晶澳美国上市后的第二年加入,历任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位,是该公司的“定海神针”。
牛新伟加入的时间是“四太保”中最晚加入晶澳。他出生于1965年,曾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等外资公司工作多年。
从2009年4月到2016年7月,牛新伟在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薄膜运营总监、资深研发总监、总工程师等职。2016年8月加入晶澳以来,他历任助理总裁、副总裁、执行总裁等职。
如今,晶澳科技这艘光伏大船不仅要面临自行业寒冬的冲击,还要经历内部权力更迭所带来的短期震荡,如何穿越新的周期,成为现下最迫在眉睫的挑战。
专题:2025保险科技峰会
4月25日金融一线消息,“2025保险科技峰会”今日在深圳正式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从互联网时代到AI时代,AI+保险的战略推进与应用创新”。会上,中移金科与众安信科AI+保险联合实验室正式亮相。中移金科副总经理孙健表示,期待实验室的成果转化落地,生根发芽。
孙健介绍,中移金科作为中国移动的金融科技引擎,聚焦通信+金融领域,背靠中国移动10亿用户的数据资产与庞大客户底座,持续发挥运营商资源优势。“我们赋能保险行业精准刻画客户,与保司伙伴构建私域资源协同,依托AI大模型、大数据、大安全,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此次与众安信科联姻成立联合实验室,旨在推动技术、场景、数据深度融合,聚焦三大核心方向打造行业标杆。
“金科公司拥有坚实的数据技术,能为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支撑。”孙健强调,中国移动10亿个人用户、3.2亿家庭客户,230万座5G基站及广泛用户行为数据,构成了坚实的数据基础。通过全场景数据沉淀,可精准刻画用户风险和需求画像,深挖健康、财产等生活场景的保险营销风控需求,助力行业定制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未来,实验室将深度融合移动“连接+算力+能力”优势,推动保险服务向主动化、无感化跃迁。
在跨界融合方面,中移金科依托保险经纪牌照,以通信+科技+保险为方向,在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四大市场成果显著。旗下中移保险经纪公司保费规模达10亿,发展用户超2千万,以碎屏险、延保等通信属性保险产品为代表,2024年客户规模突破1千万,已在全国31个省标准化推广。
谈及保险销售渠道变革,孙健指出,保险行业正从传统销售方式向基于AI保险销售智能体的“第四渠道”演进。中移金科在人工智能领域早有布局,自研风控大模型、营销大模型,打造运营商规模最大的金融数据基座,风控模型达行业一流水平,已签约10余家金融合作机构,为构建保险智能化销售第四渠道奠定技术基础。
展望未来,孙健表示:“中移金科将和众安信科携手,以AI+保险联合实验室为起点,推动行业智能化三大跃迁。”具体而言,一是实现从单点智能到全链路贯通,将AI深度嵌入保险核心领域,达成业务闭环智能协同;二是从工具赋能迈向生态共创,汇聚同业力量共建智能营销新范式;三是从降本增效转向普惠创新,依托AI让保险服务更透明、个性化,惠及亿万客户。
“我们坚信运营商和保险的深度融合,必将成为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孙健呼吁行业携手,共同点亮保险科技的未来之光。
来源:金融人事mini
陆金所控股发布公告,董事会建议委任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及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统称“安永”)为本公司核数师,以填补免任罗兵咸永道及普华永道中天后的空缺,并续聘安永为本公司核数师,任期直至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东周年大会为止,上述委任需待6月25日于股东特别大会上批准。
公告同步披露,董事会决议委任叶迪奇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兼董事长、委任席通专先生为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和授权代表。赵容奭先生将继续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
叶迪奇,香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伦敦特许银行家协会会员。其于1965年加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其后自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在汇丰中国地区办事处担任中国区行政总裁,自2005年4月至2012年6月担任汇丰总经理。2005年5月至2012年6月担任交通银行的副行长。自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担任平安壹账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创始董事会主席。
叶先生于1984年因对香港银行业和社区的贡献而荣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同年获英国政府授予MBE勋章,1999年被任命为香港非官守太平绅士,2000年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铜紫荆星章。自2008年6月起,叶先生还担任了两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委员。叶先生积极参与香港社区和青年活动,并担任多个服务组织的成员,如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荣誉委员,香港房屋协会及香港航空青年团成员。
赵容奭,陆金所控股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于1999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7年加入平安集团,自2016年起,曾担任平安普惠首席执行官。此前,他曾担任花旗银行(韩国、泰国)全球个人业务副总裁、汇丰银行(韩国)个人金融服务及市场营销部高级副总裁,他在消费金融业务领域具有累积近20年的丰富专业经验。
此项变动清晰地将首席执行官与董事长的角色进行了区分,这是极其符合上市规则的管理动作,这也将进一步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
近年来,董事长和CEO分别由两人担任是主流趋势,据标准普尔500强企业的统计数据来,两职分离的公司比重已占到50%。就国内情况而言,证监会有相关规定虽不强制执行,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CEO两职分离的比例能达到75%以上。
就陆控而言,叶迪奇的强势加盟,以丰富的国内外金融机构管理经验,给美港两地上市的公司带来更为成熟的治理经验;再加上而执掌陆控多年,具有二十年中国普惠金融领域专业管理经验的首席执行官赵容奭负责业务运作和具体实施,“王炸”组合,势必为陆控注入一剂强心针。
结合资本市场表现来看,公告发布后,美股陆控股价表现强势,盘中一度涨超20%。截至收盘,涨12.6%,报2.95美元,成交额3138.47万美元。也验证了这一消息带来的市场的信心。
除了令人倍感期待的全新董事长+CEO实力组合之外,新任CFO席通专同样具有丰富的金融行业咨询、投资和管理经验。
席通专,2017年至2025年期间,分别历任金融壹账通战略分析总监、平安集团战略发展中心和集团企划部副总监及其他职务、平安银行零售副总监。加入平安集团前,自2012年至2017年先后于普华永道、麦肯锡担任咨询顾问。2019年至2023年担任华兴新经济基金投资副总裁。此次陆控引入席先生,凭借其跨咨询、投资及管理领域的综合能力,以及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将为陆控带来超越期待的表现。
陆控为美港两地主要上市公司,主要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并赋能机构合作伙伴,落实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公司自1月暂停买卖起至本公告日期,公司业务保持正常运营。据其披露,2024年第四季度,该公司所赋能新增贷款总额为694亿元,同比增长47.6%,其中消费金融新增贷款为267亿元,同比增长42.5%。截至去年末,陆金所控股的消费金融贷款不良贷款率为1.2%,与去年三季度末相比持平。
2025年第一季度,陆金所控股所赋能新增贷款总额为573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消费金融新增贷款为304亿元,同比增长50.0%。截至今年3月末,陆金所控股的累计借款人数约为2700万人,同比增长23.9%。截至3月末,陆金所控股的消费金融贷款不良贷款率仍保持在1.2%。
投资银行拉扎德公司周五公布,其一季度调整后利润下降了9%,原因是由于关税导致经济动荡以及存在贸易战的可能性,企业纷纷避开进行交易。
近期的市场回调、更高的市场波动性以及经济不确定性,促使企业首席执行官们和董事会暂停进行收购。
根据Dealogic的数据,2025年前三个月,美国的并购活动减少了13%。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全球投资银行的手续费收入下降了4.9%,降至214.7亿美元。
2025年前三个月,拉扎德公司的财务顾问业务收入下降了17%,至3.7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4.47亿美元。
就投资银行业务表现而言,拉扎德公司规模更大的同行们在本季度的表现喜忧参半。摩根士丹利的交易业务收入增长了8%,因为它为诸如沃尔格林(Walgreens)与梧桐资本(SycamorePartners)达成的240亿美元私有化交易等重大交易提供了顾问服务,而美国银行(BofA)的相关收入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则下降了3%。
拉扎德公司公布,第一季度调整后的净利润为6000万美元,合每股56美分,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6700万美元,合每股66美分。
其资产管理部门的疲软也对利润造成了影响。本季度其管理的平均资产降至2310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470亿美元。
在报告所述的季度中,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下降了4%,降至2.64亿美元。
新闻结尾 张晓芬 小说主角|谱写温馨动人的爱情篇章。如沐春风,感受细腻情感的交融与心灵的契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