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627
深圳机场口岸入境外国人增逾五成
外国人入境卡电子快速填报系统启用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吴梓欣通讯员曾辉)4月24日,记者从深圳边检总站获悉,深圳机场口岸外国人入境卡电子快速填报系统于近日开启试运行,此举将进一步方便来华外籍人员填报入境卡,提升通关效率。
记者了解到,外国人入境卡快速填报系统,外籍旅客只需要将护照放在证件阅读机上,资料页上的个人信息即可直接完成自动识别,无需人工手写。相比以往入境卡信息全部需要人工手写,可以节约60%至80%的填报时间。
24日上午10时12分,一架搭载110余名旅客、由马来西亚吉隆坡飞来的航班顺利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马来西亚籍旅客迪克逊就是其中一位。按照相关规定,在办理入境查验手续前,他需要填写一张外国人入境卡。
“现在很多内容都可以自动识别,我们只需要扫描护照就好,很快捷。”迪克逊对新系统赞叹不已,“填报界面还有马来西亚语显示,一切都变得一清二楚。”据介绍,该系统还可智能识别护照签发国官方语言,自动完成外国人入境卡文字翻译转换,便于外国人了解入境卡填报内容和填报要求。
据统计,随着免签国家范围不断扩大、国际航线新增加密恢复,以及便利来华外籍人员举措的不断推出,今年以来(1月1日至4月23日),深圳机场口岸入境外国人超23.5万人次,同比增长54.3%,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超13.3万人次,同比增长159.3%,口岸客流正持续保持攀升态势。(深圳特区报)
在河南漯河的双汇工业园内,智能机器人精准分拣肉制品、数字化大屏实时追踪生产全流程、冷链物流系统自动监控运输温度……这些场景折射出中国肉类加工行业的一场深刻变革。
近年来,双汇投资数十亿元推进屠宰、肉制品加工及物流等环节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管理体系,不仅大幅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更以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样本引领着中国肉类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智能化改造升级,重构生产流程
走进双汇第一工业园屠宰厂,冷鲜肉生产线上几乎看不到传统屠宰车间的人头攒动,取而代之的是机械臂精准分割、AI摄像头实时监测、自动化传送带高速运转的场景。
这条双汇于2000年引进的生产线,在2020年再投资5亿元完成智能化改造后,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屠宰标杆。
结合屠宰生产的各环节,双汇引入了多项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例如通过AI证件识别系统精准识别每头生猪的身份信息;通过分区智能温控系统动态调节各区域温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此外双汇还在国内首创了白条影像分级系统,通过高清影像扫描,结合AI智能算法,自动测定白条瘦肉含量、背膘厚度、体型质量,自动定级。
智能化升级后,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全流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从生猪收购到产品销售,数据自动采集、上传、计算,实现全程可追溯。
他在我身体里待了一晚上,揭秘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发现更好的自己!的相关文章 杜淳妻子王灿为“家暴离婚”发声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