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966
4月21日,古越龙山发布通知称,为维护青花醉系列的价格体系,四款产品禁止经销商线上销售。作为中高端产品,青花醉系列承载着古越龙山提升毛利率的重任。一份维护中高端产品价格体系的通知,也揭开了古越龙山高端化受阻、产品毛利率低的问题。事实上,作为“黄酒一哥”,古越龙山2024年业绩增收不增利再次未达目标,这已是古越龙山连续第四年未达业绩目标。反观稳坐黄酒“第二把交椅”的会稽山,2024年营收、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业绩紧追古越龙山。
业内人士表示,古越龙山当前的困境反映了黄酒行业的共性问题,即消费场景单一、年轻化转型滞后。其毛利率差距与会稽山的拉大,核心在于产品结构失衡,基础款占比过高导致溢价能力薄弱。虽然发力高端化是必然选择,但黄酒的高端认知培育需要长期投入,短期内可能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业绩被追
作为“黄酒一哥”,古越龙山2024年业绩增收不增利,净利润近乎腰斩。年报显示,古越龙山2024年实现营收19.36亿元,同比增长8.55%;实现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48.17%。古越龙山交出的2024年业绩答卷,与此前定下的2024年酒类销售增长12%以上、利润增长12%以上的业绩目标相比,可谓是相差甚远。
事实上,古越龙山此次并非首次未达到业绩目标。北京商报记者梳理了解到,古越龙山2021年业绩目标是酒类销售增长20%、利润增长20%。2022—2023年目标有所下调,酒类销售增长12%以上、利润增长12%以上。从业绩来看,古越龙山如今已是连续第四年未完成业绩目标。
在业绩增长不及预期的同时,“黄酒一哥”的地位也逐渐被会稽山追赶。北京商报记者梳理了解到,2021—2024年,古越龙山实现营收分别为15.77亿元、16.20亿元、17.84亿元、19.36亿元;会稽山实现营收分别为12.50亿元、12.27亿元、14.11亿元、16.31亿元。从营收来看,尽管会稽山始终低于古越龙山,但两家企业营收之间的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在净利润方面,古越龙山和会稽山长期处于“你追我赶”的态势。
事实上,从经营计划来看,会稽山似乎比“黄酒一哥”更有信心。对于2025年的业绩目标,会稽山表示要力争2025年酒类销售同比增长15%—20%。反观古越龙山,再次下调业绩目标,酒类销售增长6%以上、利润增长3%以上。
酒类营销专家蔡学飞表示,古越龙山的增速低于会稽山,可能直接原因还是会稽山最近几年加快了产品结构升级,较高的售价带动了企业增长。此外,会稽山近年来积极借助国潮趋势,加快推进品牌年轻化传播以及转型。同时,积极布局电商等新渠道也起到了推动价值。
毛利率低
黄酒市场不仅面临着消费市场受限的问题,产品毛利率低也是行业规模和盈利水平增长缓慢的诸多因素之一。作为“黄酒一哥”,古越龙山也面临着产品走不出江浙沪以及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困境。
整体来看,2024年,古越龙山酒类产品毛利率为37.46%,同比增长-0.69%;会稽山酒类产品毛利率为52.75%,同比增长6.80%。从毛利率来看,古越龙山酒类产品毛利率不仅相对较低,同时还出现了小幅下滑。2022—2023年,古越龙山酒类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5.81%、38.16%;会稽山酒类产品毛利率分别为42.26%、45.95%。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黄酒受困于区域,并没有做强做大做精做透,这就使得黄酒品类成为了细分赛道。当黄酒成为细分赛道时,没有品牌效应、规模效应以及全国化布局,导致整个产品毛利率相对偏低。
意识到毛利率不高的古越龙山,将目光瞄准高端化。古越龙山对此表示,公司要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国酿事业部高效运转,打造以“国酿”“青花醉”系列为代表的核心高端产品,巩固和壮大不同层次的产品系列,带动产品结构优化和毛利率提升,引领绍兴黄酒走向高端市场。然而布局高端化的古越龙山,高端产品的毛利率依然不超50%。
从产品档次来看,古越龙山2024年中高档酒、普通酒毛利率分别为44.32%、18.58%,同比增长分别为-0.37%、-2.75%;会稽山2024年中高档酒、普通黄酒及其他酒毛利率分别为61.57%、34.62%,同比增长分别为6.80%、1.39%。2022—2023年,古越龙山中高档酒毛利率分别为43.37%、44.69%,普通酒毛利率分别为17.49%、21.34%;会稽山中高档酒毛利率分别为49.80%、54.77%,普通酒毛利率分别为30.97%、33.23%。
酒业专家欧阳千里表示,会稽山和古越龙山都为黄酒上市公司,前者是民企,后者是国企,前者风格小步快跑,后者风格大开大合。从市场上来看,会稽山要比古越龙山灵活得多,坚定地走高端化、年轻化的路线。反观古越龙山,做事情需要考虑诸多方面,往往陷于“既要”“又要”“还要”的困局。
打响“保卫战”
黄酒一直带给消费者“低价”“亲民”的感受,并不会与“高档”挂钩。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北京部分终端市场发现,目前古越龙山、会稽山旗下多款黄酒产品售价区间约10—50元/瓶。当终端价格长期盘踞中低端时,黄酒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面对这一局面,古越龙山、会稽山4月初相继对旗下多款产品采取提价措施。针对提价原因,古越龙山与会稽山都将此举视为呼唤黄酒产品的价值回归。会稽山方面表示,此次上调部分重点产品销售价格将对黄酒产品价值回归产生积极影响,但本次提价对公司销售量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的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
事实上,作为“黄酒一哥”,古越龙山除了提价外,近年来不断在高端市场试水。北京商报记者在天猫平台古越龙山酒类旗舰店注意到,古越龙山高端产品绍兴黄酒四十年陈国酿1959白玉版500ml花雕酒礼盒装,折后价1959.25元/瓶,截至发稿,销量仅为3笔。古越龙山此前推出的高端产品,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
天猫平台,古越龙山销量排名前三的产品,销量分别为6000+、5000+、2000+,产品售价分别为99.9元/500ml×6瓶、23.9元/500ml×2瓶、198元/1.5L×6坛;会稽山官方旗舰店内,销量排名前三的产品,销量分别为3万+、2万+、1万+,产品售价分别为23.75元/500ml×1瓶、198.55元/1.5L×6坛、245.1元/500ml×12瓶。从排名来看,销量前三的产品基本都是价格相对较低的普通黄酒。
朱丹蓬表示,古越龙山一直在做全国化布局,这对于企业的整体利润蚕食比较大。反观竞争对手,在全国化布局方面不激进。从市场整体发展来看,在白酒如此庞大的体量之下,黄酒已经失去了全国化布局的可能性。同时,因为受众群体相对较小、体量也并不大,使得高端产品市场接受度相对较低,产品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从目前发展来看,古越龙山想要保住“黄酒一哥”的称号会有一定难度。
来源:北京商报翟枫瑞
专题:2025基金一季报:最新持仓曝光!
近年来医药板块表现持续波动,2025年有望迎来转机,中长期投资时点或已到来。华商创新医疗混合基金经理彭欣杨、华商医药医疗行业股票基金经理张晓、华商医药消费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孙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专业的投资眼光,为投资者深入剖析医药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投资机会。他们认为,医药整体处于磨底阶段,2025年政策端的边际改善和业绩端的修复信号愈发明确,创新驱动叠加需求共振,医药行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投资性价比优势凸显。
华商基金彭欣杨:国际竞争力提升创新医疗领域或迎质的飞跃
华商创新医疗混合基金经理彭欣杨表示,医药行业正在不断寻找下一阶段增长点,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正在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和基本面或都具备触底回升的空间,医药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时点或已经来临,关注具备高水平创新能力的药物、医疗器械企业。
华商基金彭欣杨指出,尽管医药行业整体受到集采降价等因素而承压,但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领域仍然展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其内在原因在于医保谈判对创新药品体现出的鼓励支持态度。其次,国内的创新药、创新器械已有长足的进步,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华商基金彭欣杨强调,经历过较长时间的调整,医药板块整体预期或已有所降低,估值和基本面或都具备触底回升的空间。此外,从需求端来看,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环节,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谈及对于医药板块未来的操作思路,华商基金彭欣杨表示,一是聚焦创新,因为创新才能“供给创造需求”。而国内的创新水平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全球领先的创新药不断出现,未来创新药、创新器械或会进入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二是关注医保未来的动态变化所带来的投资机会。他还指出,随着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和应用,AI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等方面或将取得突破,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华商基金彭欣杨认为,医药医疗行业的调整已使压力信息得到较为充分的反应,当前行业已经具备较高的性价比,坚守正确方向定会有所斩获。彭欣杨管理的华商创新医疗混合基金专注于投资创新医疗领域的优质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和创新诊疗技术、创新医疗服务三大方面(更多内容,详阅基金法律文件)。
华商基金张晓:估值低位+业绩修复医药板块投资性价比优势显著
华商医药医疗行业股票基金经理张晓认为,当前悲观预期或已基本反应,医药整体处于磨底阶段,2025年政策端的边际改善和业绩端的修复信号愈发明确,医药板块性价比优势正逐渐凸显,关注基本面已经触底的中药和消费医疗等领域。
华商基金张晓指出,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回调,医药板块估值已经回归偏低的水平。此外,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公募基金的医药持仓比例也处于历史相对低位,预计2025年,随着医药板块业绩端的逐步修复,医药板块的配置比例也有望得到提升。
展望2025年,华商基金张晓认为,政策端将继续加码创新支持,国内创新药临床研发正稳步推进,其中部分品种的海外临床数据也有望逐步兑现,为创新药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中药及药店去库周期基本结束,CXO(医药外包)领域的国内投融资数据逐步回暖,医疗器械招投标数据企稳回升,行业需求回暖态势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商基金张晓表示,当前医药板块的性价比优势较为显著,持续看好国内创新药的销售放量及授权出海前景,关注基本面已经触底的中药、消费医疗等领域。据基金四季报显示,华商医药医疗行业股票基金四季度配置以创新药、创新器械、消费医疗为主。
华商基金孙蔚:把握医药+新消费红利开启投资新机遇
华商医药消费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孙蔚指出,政策支持、创新驱动叠加需求共振,医药行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随着创新药及其产业链在全球话语权的提升和AI技术带来的变革,行业发展拥有无限可能。
华商基金孙蔚认为“创新无疑是医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自2018年医保局成立以来,创新药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的路径逐渐清晰。国家医保数据显示,2024年统筹基金支出同比增长8.08%,创新药成为医保增量的核心受益领域。在医保目录净增的624个品种中,谈判新增占比超70%。2024年7月,《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明确2025年将细化创新药定价与支付政策,赋予企业更大市场自由度。同时,商业保险对创新药械的支付占比也在逐步提升,将成为高价值创新产品的重要支付方。
华商基金孙蔚表示,创新药目录落地,研发支持政策加码,从鼓励研发转向系统性扶持,为创新药提供市场准入、定价和医保报销等配套支持,加速国产创新药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加上IPO第五套规则的逐步恢复,有利于打通医疗领域一二市场的联动,利好创新药整体的行业景气度。因此,她看好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研发药企,能够持续证明其竞争力,同时看好CRO公司的底部反转。
在AI医疗领域,孙蔚同样充满信心。她指出,AI医疗是产业上的重要趋势,中国拥有庞大且未被充分满足的医疗需求以及优质的医疗数据,AI医疗应用有望在2025年全面加速。2025年2月,随着“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发布,儿科、心血管等专科AI模型密集面世。在诊断环节,AI辅助诊断被纳入国家医保的价格指南,在放射检查、超声检查还有康复性的项目中可以去使用AI辅助诊断的一些服务,帮助医生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在病例撰写方面,AI也能极大地减轻医生的工作负荷;在医学影像读片上,大模型介入后诊断准确率有望大幅提升。
此外,华商基金孙蔚指出,在消费医疗领域,也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利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强调扩大内需与优化消费环境,消费医疗领域中,她更看好新消费和银发经济。
华商医药消费精选混合基金四季报显示,该基金在医药和消费的仓位比较均衡,并且配置了一定比例的港股。在医药板块,基金的持仓集中在有成长性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司;在消费板块,基金主要精选业绩好的新消费公司。投资者可以关注华商医药消费精选混合基金,分享医药+新消费利好政策及产业红利带来的投资机遇。
数据说明:市场数据来自万得信息。上述基金投资方向整理自基金法律文件,更多内容详见基金法律文件。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代表投资建议。基金经理关注领域仅代表基金经理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做出的判断,可能随市场情况调整,不代表基金的实际投向,具体投资策略和投资标的详见基金法律文件。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XBOXSERIESS日本-让你轻松应对忙碌生活!的相关文章 学校食堂聘请学生的家长掌勺掌厨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