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462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杨舒涵
4月15日10时,一列满载汽车配件、服装百货、电子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站鸣笛启程,驶向波兰马拉舍维奇。自中欧班列开行以来,截至目前,阿拉山口铁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已突破4.5万列。
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阿拉山口正从单一物流通道向集贸易、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枢纽转型,以“钢铁驼队”的加速度,续写亚欧经贸合作的崭新篇章。
在提升中欧班列通关效率的“组合拳”中,阿拉山口海关创新举措,2024年全面推行的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通过流程再造实现了“随查随验、随到随放”的全时段通关服务。阿拉山口海关综合业务一科工作人员王歌说:“去年开始着力推动的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省去了转关环节,企业只用申报报关单,不需要申报转关单,铁路快通货物到达口岸即可放行,降低企业申报成本。”
这一模式的落地,让企业告别了以往繁琐的转关流程,班列抵达口岸后可直接进入铁路受理环节,实现“即到即办”,为中欧班列畅通运行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在优化海关“软环境”的同时,口岸硬件设施的“硬实力”也实现跨越式提升。在阿拉山口铁路综合查验场,无人机正沿着列车轨迹巡航,封闭式廊桥自动对接车厢进行货物核验。该查验场2024年9月底投入使用,通过“人机协同”作业,彻底解决了以往铁路作业与查验环节交叉干扰的问题。
“我们创新实施‘车停即办’通关模式,在列车首尾设置固定查验点,配合无人机全景扫描技术,使整列货物查验效率提升40%。”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教导员刘飞表示,自综合查验场投入运行以来,中欧班列单趟通关时间较最初缩短10分钟,目前最快15分钟即可完成通关,单日最高验放量达29列。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在集装箱换装区,4组智能化换装线24小时运转,配合新建的60万吨级粮食筒仓和20万平方米散货堆场,单日换装能力突破2000标箱。
采访中,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技术科科长杨科介绍,阿拉山口站换装二区、集装箱换装场等改造工程相继完成,“现在整条线路可全天候开展集装箱换装作业,减少了雨雪天气对作业效率的影响,换装能力较过去提升25%以上。”
截至目前,经阿拉山口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线路达123条,较2023年新增8条,覆盖国内26个省市,通达德国、波兰、哈萨克斯坦等21个国家,货物品类从传统百货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智能设备等高端产品延伸。
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型,阿拉山口正依托班列优势构建产业生态圈。综合保税区内,784家企业围绕物流、加工、贸易集聚发展,2024年保税区进出口贸易值突破300亿元;跨境电商“1210”“9710”模式全面落地,年出口包裹量超2700万票。
阿拉山口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朱力表示,随着口岸扩能改造工程加速推进,叠加智慧口岸建设等创新举措,预计年内将实现通关能力提升30%,届时可支撑日均50列中欧班列的高效运行,真正构建起“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双向国际物流大通道,为亚欧大陆经贸合作提供更强劲的“新疆动能”。
舞倾天下之武霸人间|领略不一样的视觉盛宴与心灵享受!的相关文章
亚洲人权专家分享数字人权治理经验 呼吁合力应对挑战东西问|郑志峰:自动驾驶如何以人为本?的相关文章
境外客商增逾两成 广交会释中国外贸多重积极信号(乡村行·看振兴)木椅子变“金”椅子 浙南山区镇“坐”出致富路
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临近 西藏拉萨举办系列活动推广全民阅读“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主题展在长沙举行多国风筝爱好者齐聚风筝之都!共赏蓝天下千鸢竞舞
探究乡村价值底蕴和发展之道的创新文本——读乔叶长篇小说《宝水》不到8个月,购买量何以超亿台?2025北京半程马拉松鸣枪起跑第一观察·瞬间|特殊的礼遇 友谊的见证
赛事为媒 江西以马术运动促文体旅融合发展2025斯巴达勇士儿童赛上海站举行 全新分组首次亮相中国赛区
中新人物丨《沂蒙山小调》里00后小公主的声波外交
俄总统普京宣布俄军临时停火30小时何以中国|这缕“岩骨花香”,如何从武夷山飘到了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