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852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电4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和国防部长董军与印尼外长苏吉约诺、防长沙夫里共同主持中印尼外长防长“2+2”对话机制首次会议。
4月21日电21日,国新办就《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针对中国人民银行在加强绿色金融标准互联互通,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与国际接轨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王信指出,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绿色金融标准制定、落地使用和国际合作,积极与国际标准对接。这对于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发展,更好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绿色金融标准不断健全。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已经发布了6项绿色金融标准,其中1项是国家标准,5项是行业标准,另外有19项标准正在研制,支持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规范发展。
二是转型金融标准不断完善。所谓转型金融,就是和零碳、低碳的绿色金融有所区别,通常指的是传统高碳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相关转型的金融活动也需要进行合理界定。人民银行牵头制定钢铁、煤电、建材、农业四个重点行业转型金融标准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此外,央行还制定了《使用说明》对转型主体的认定条件予以明确,以有效满足传统高碳领域低碳转型过程中合理必要的资金需求。目前相关的这几项标准正在部分地区试用,而且得到了市场的普遍欢迎。因为有了标准之后,金融机构、企业就有规可依,就知道应该要做什么样的业务。截至2025年1月末,试点地区落地贷款累计金额约425亿元,这只是一个开始,第二批航运、化工等七个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研制工作正在滚动进行。
三是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CGT)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24年11月,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上,中国、欧盟和新加坡共同发布了《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M-CGT)。王信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共同分类目录比较有兴趣,也在积极探讨进一步扩大《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的可行性。多边目录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编制本地可持续金融目录提供参考,进一步便利跨境资本向绿色低碳领域流动。
王信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不断强化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制定,优化绿色金融政策工具箱,更好促进绿色低碳相关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发展,持续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新闻结尾
老卫在船上弄雨婷:独特魅力的探寻之旅的相关文章
肥胖或取代吸烟成为第一致癌因素
习近平主席东南亚三国行|元首外交硕果累累 • 一图读懂
年轻人抛弃外卖,按小时请阿姨上门做饭解决一日三餐,如何看待这一新型生活方式?「阿姨的饭」为何吸引人?
酷似刘亦菲老师回应:我自己觉得不像
东南亚三国行第四日|中柬“老朋友”密集会见,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
特朗普:乌克兰问题谈判短期内若无进展美将不再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