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706
“ 2024年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净利润集体大跌,银行从普通人身上快赚不到钱了,揭示当前个人信用在加速恶化的残酷现实。”
都说普通人日子不好过,银行也不容易。
2024年,银行零售业务几乎集体塌方,这银行从普通人身上都快赚不到钱了。
零售银行业务一般涵盖向个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个人贷款和垫款、个人存款、财富管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等。
银行零售业务塌方背后,更是揭示当前个人信用在加速恶化的残酷现实。
零售业务净利润暴跌
从国有六大行来看,除了农业银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实现同比6%的增长外,其余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24年,工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987.1亿,下降了34.4%,这算是断崖式下跌了。2023年之前,工行零售业务净利润还是保持增长趋势。
交通银行更惨烈,零售金融利润总额191.97亿元,同比减少了41.8%。建设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利润总额1734.89亿元,同比下降了10.9%。
中国银行与邮储银行没有单独公布零售金融业务净利润情况,从营收数据看,也有一定幅度下降。
股份制银行更是亏麻了!
2023年,渤海银行零售业务尚且盈利4.72亿元,但到了2024年,这项业务税前利润已由盈转亏,变为-27.87亿元。2022年渤海银行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净利润34亿,2023年跌至4.72亿。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净利润为2.89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55.25亿元,同比下滑94.76%。光大银行零售金融利润总额2.81亿元,同比下降95.8%。
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的零售利润降幅虽不及上面三家银行,但也接近50%。
2024年,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税前利润同比下降了42.07%至92.30亿元;民生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利润总额为116亿元,同比下降了44.96%。
作为股份制行的领头羊,招商银行零售金融税前利润906.44亿元,同比下降9.28%,稍微算是挽回点颜面。
受到居民债务周期、房地产周期等因素影响,2024年银行零售资产质量普遍承压,多家银行预测,零售信贷风险还将出现行业趋势性上升的现象,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从零售贷款收益率看,各家银行也是普遍下降。2024年工商银行零售贷款平均收益率3.65%,下降了13.71%,中国银行为3.76%,下降了15.12%。平安银行为5.56%,下降了15.5%。
个人信用加速恶化
银行零售业务塌方背后隐藏了触目惊心现实,就是个人信用在加速恶化。
以宇宙行工商银行为例,个人贷款不良率从0.56%上升到了1.15%,增长了51.3%。其中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率从0.44%上升到0.73%,个人消费贷款从1.34%上升到2.39%,个人经营贷款从0.86%上升到了1.27%。
工商银行2024年年报
渤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竟然高达12.37%,2023年这一数据为4.44%,几乎翻了3倍。渤海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直接从2.25%上升到了4.15%,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从0.97%上升到了1.98%。
渤海银行2024年年报
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也从0.89%上升到0.96%,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从0.37%上升到了0.48%。
不要说消费贷和信用卡这些无抵押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曾经是银行眼中的香饽饽,绝对的优质资产,如今不良率也在大面积攀升。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从0.42%上升到了0.63%,农业银行从0.55%上升到了0.73%。
从有数据披露的其他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对比看,2020年后基本都出现了明显走高。
从个人信用卡的不良率看,工商银行2024年达到了3.50%,比2023年增长了1.05个百分点,增幅42.86%。
从央行数据也能反映这一点,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风险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末,已达1239.6亿元,同比增长26.3%。自2024年一季度突破千亿大关后,该指标已连续四个季度居高位运行,四季度更创出历史新高。
为了缓解零售业务压力,各大银行纷纷加大了对零售风险的管控,如停止高风险业务,加强贷后管理和逾期管控,提升催收和处置的效率、压降不良资产平稳收窄风险敞口等。
而个人不良的快速上升是与居民就业和收入息息相关,如何解决银行零售业务塌方背后的问题,也是当务之急。
新闻结尾 魔界之龙珠2: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典影片背后的故事与魅力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