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570
来源:南方都市报
近日,天佑德酒(002646.SZ)披露年报,2024年公司净利润“腰斩”,同时公司扣非后净利润、经营现金流净额等核心财务数据均同比下滑超50%。
公司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白酒行业整体仍处于调整期。当前行业进入结构调整和增速换挡的新阶段,价格倒挂成为行业痛点,去库存是众多企业的关键任务。
去年净利润“腰斩”,产能利用率不足50%
财务数据显示,天佑德酒2024年营收为12.55亿元,同比增长3.69%;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13.53万元,同比下降52.96%,扣非后净利润为3816.86万元,同比下滑超55%;基本每股收益0.0882元,同比下滑超50%;截至2024年末,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866.58万元,同比大跌82.03%。
对于净利润及经营现金流净额下跌较大的原因,天佑德酒表示:受公司长期资产摊销额较大的影响——摊销额8941.43万元;2024年在制品原酒增加,存货期末较期初增加1412.64万元;报告期内经营性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等期末较期初增加2857.91万元。
业绩下滑背后,天佑德酒的酒制造板块销售量、生产量以及库存量等皆处于下滑态势,对应数值分别为1.47万吨、1.40万吨、5191吨,分别同比下滑3.24%、13.65%以及11.85%。
值得注意的是,天佑德酒产能利用率不足50%。从公司披露的产能情况来看,天佑德酒成品酒涉及产能3万吨,2024年实际产量1.36万吨,产能利用率仅45.33%;西藏阿拉嘉宝产能利用率更低,产能5000吨,2024年产量仅为325吨,产能利用率仅6.5%。
公开资料显示,天佑德酒旗下的产品主要为青稞白酒,旗下品牌包括天佑德、互助、八大作坊、世义德、永庆和等,该系列青稞白酒产品2024年营收占比超过98%;同时,公司还有威士忌(Sulongghu、Nara、Joolon)、马克斯威(Maxville)葡萄酒等。
天佑德:次高端白酒消费待恢复,酒企普遍“控量挺价”
天佑德酒在年报中强调,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白酒销售有所承压,特别是次高端产品消费需求仍待恢复,客户信心仍处于修复阶段。
次高端消费待恢复、价格倒挂、库存高企等困境下,何解?天佑德酒表示:酒企普遍采取“控量挺价”策略,积极协助经销商提升动销,为消化渠道库存及后续销售提供支撑。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习酒·窖藏1988、汾酒青花20、老白汾酒10、第三代珍十五、第八代五粮液、42度500ml国缘四开及对开、泸州老窖老头曲、洋河海之蓝及天之蓝等白酒品牌纷纷传出暂停供货或严格配额管控的消息。
“控量挺价”背后的关键,在于“库存”二字。据了解,近期不少白酒经销商因库存压力扩大,导致资金周转紧张,便开启了“去库存”模式,而激进的“去库存”方式难免会压低白酒产品的市场终端价,从而使得酒企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价格体系被扰乱,进一步影响白酒品牌力。
酒企已意识到上述“库存压顶”在白酒调整周期下的“杀伤力”,于是频频启动“控量挺价”策略,这一战略的关键不仅是维护价格体系,还有“自上而下”地完成一场又一场的渠道库存去化。
南都·湾财社记者张海霞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本报记者 刘 琪
4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4月25日(周五),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期限为1年期。
鉴于本月MLF到期量为1000亿元,故央行MLF口径将实现净投放5000亿元。这也将是央行连续第二个月加量续作MLF。3月份,央行开展4500亿元MLF,对冲3870亿元到期量后实现净投放63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央行连续两个月加量续作MLF,而且本月加量幅度较上月的630亿元显著扩大,表明央行加大了通过MLF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的力度。一方面,本月启动今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和5000亿元特别国债发行,加之未来一段时间地方政府债券还会保持较快发行节奏,都意味着债市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发行高峰,需要央行通过适当的流动性安排,确保政府债券顺利发行,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4月份外部经贸环境骤然发生变化,宏观政策将在稳增长方向显著加力。其中,央行大幅加量续作MLF,体现了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政策取向,释放了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的信号。
除了1000亿元MLF到期外,4月份还有1.2万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以及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本月MLF加大投放规模也可能是为了配合对冲买断式逆回购的到期压力。
王青预计,本月央行买断式逆回购也会处于较大规模净投放状态。
明明则认为,4月份受外部因素影响,市场对宽货币发力对冲的预期较为充足。不过,4月份以来总量降息、降准工具并未落地。当下央行选择先行加大MLF净投放规模,预计降准等数量端宽货币工具4月份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缩小。往后看,长期视角下降准等政策工具必要性仍高。
此外,自3月份起,MLF操作由单一价位中标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即美式招标),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这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淡出,MLF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与其他各期限工具一同构成央行流动性工具体系。
“政策利率属性淡出后,MLF的工具定位也更为清晰,即聚焦于提供1年期流动性。”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央行流动性工具箱丰富,期限分布更趋合理,长期有降准、国债买卖,中期有MLF、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各类结构性工具,短期有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临时隔夜正、临时隔夜逆回购。未来央行流动性管理将更加高效精准,调控力度和节奏更加科学灵活,更好兼顾多重目标。
新闻结尾 银行家的妻子中语_畅享无缝高清体验,尽在指尖的精彩世界!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