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843
在地缘局势日趋复杂的当下,金融机构助力企业更好地进行全球化布局成为焦点。
4月24日,上海市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推进大会暨“百园千企送金融”(浦东专场)活动举办。在地缘局势日趋复杂的当下,金融机构助力企业更好地进行全球化布局成为焦点。
也就在前一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和市政府共同发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在24日的会议上表示,上海将以《行动方案》出台为契机,进一步强化金融对“走出去”企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能力,形成更加适配外向型经济的金融体系,不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王晓对记者表示,银行将发挥境内外联动优势,从企业走出去境外开户、跨境结算,到本外币3.0一体化资金池建设,以及上海FT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创新等方面积极参与,落地更多新产品,保障企业资金正常回流国内;外汇风险管理也受到关注,金融机构需要助力企业采用各类即远期、期权等方式保值增值,宣传汇率中性理念,推动企业优先用人民币结算。
百园千企送金融
近期,贸易局势越发复杂,据记者了解,多数企业和金融机构也已经加速寻求应对预案。第一步是供应链多元化,部分出口产品回到国内市场或并不适应,因而将供应链向东南亚做重点调整是未来的趋势;第二步则是调整市场结构,从北美市场逐步向东南亚和欧洲市场倾斜;第三步才是出口转内销,现在很多大型直播电商和直播机构都在抓住这个机会,欢迎出口企业的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在这一进程中,金融机构提供的支持至关重要。在24日的仪式期间,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与本市“一带一路”企业代表签订项目融资《授信意向书》。
王晓表示,某油田企业在三个国家有五个油田,当前产量100多万吨,未来五年预计超过1000万吨产量。建厂需要大量资金建成千万吨油田,企业希望加大与国内金融机构合作,目前与中国银行、中国信保在哈萨克斯坦有合作项目,期望未来在伊拉克两个油田千万吨产能建设上有更大合作,以响应国家保障能源安全走出去的举措,当天已签约哈萨克斯坦项目融资。
吴伟对做好本市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强化使命意识,主动担当作为。金融机构要将服务企业“走出去”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以实际行动助力上海不断增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各区、各部门、各相关单位要加快推动《行动方案》落地落实,确保每项举措都能转化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红利。
二要创新服务模式,精准对接需求。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有效整合跨境结算、融资信贷、风险管理等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涵盖信贷、保险、证券、外汇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
三要加强协同合作,共建良好生态。各区、各部门、各相关单位要精心组织,尽快形成一批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创新产品和案例。金融机构要发挥对专业服务业的龙头牵引作用,整体带动法律、仲裁、会计、审计等专业服务机构一起“走出去”。
出口信用保险助企业缓冲关税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关税冲击下,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在多个层面帮助中国企业缓冲冲击。在会议期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代表详细介绍了出口信用保险相关业务。
上述代表示,当前,超半数企业(约65%)认为当前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出口的影响较大,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新订单难接(超过70%的反馈)成为最突出的挑战;老订单取消风险(超过40%的反馈)也较为突出,因关税政策暂停发货或取消生产;现金流压力(超过30%的反馈)意味着收款周期拉长;业务中断与裁员压力(约14%的反馈)也不容忽视。
为此,中国信保也通过优化理赔政策,帮助企业应对挑战。例如,为了实现“稳买方”,中国信保优化涉美案件延期报损审批流程;就“保资金”而言,中国信保提升理赔追偿服务响应速度。对新增涉美案件优先勘查、定损。无争议小额涉美案件快速定损核赔,贸易纠纷案件提升处理速度;就“稳价格”而言,涉美拒收类案件,在一定金额内,遵循货物处理与定损核赔同步进行的原则。支持先行赔付,空间换时间避免闪崩式抛售,熨平市场价格波动。
当前,众多外贸企业也尝试拓展内销渠道。对此,对于已投保中国信保的出口信用保险产品的上海外贸企业,中国信保将进一步增加内贸险限额供给,支持产业链重点行业。
未来,拓展更多市场渠道也是关键。中国信保近期出台积极承保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行业企业稳定老订单、开发新订单。对符合规模和占比要求企业,且风险管控能力较强的,提高买方自行掌握限额至20万美元,信用证自行掌握限额提高至50万美元。
例如,某光伏企业投建越南光伏组件厂项目,该项目将使企业在海外实现光伏全产业链布局,补齐海外自有组件产能短板,扩大海外供给能力。针对这一项目,中国信保采用买贷保险配套海投险,使用国内信用主体结构,在保障融资行资金安全的同时,提升项目信用级别,支持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加快融资进程。
强化“汇率风险中性”概念
近阶段,金融市场波动明显放大,汇率波动更是难以预测,因而企业汇率投机变得越发不可取,此次会议也突出了“汇率风险中性”的重要性。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代表提及,汇率风险中性是指企业把汇率波动纳入日常的财务决策,聚集主业,尽可能降低汇率波动对主营业务以及企业财务的负面影响。企业是否能够坚持汇率风险中性,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稳健经营。
非中性的主要表现包括:部分企业持有较大的外风险敞口,但不做套期保值或套期保值比例较低;有些企业应对汇率波动较为被动,没有建立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制度,或只在汇率波动加剧时才重视风险管理。还有些企业做套期保值由老板说了算,如果老板不重视汇率风险管理,财务部门就不愿去实施套期保值,汇率风险管理的随机性很大;部分企业存在“追涨杀跌”心态,希望利用外汇衍生品增厚收益或从事套利,偏离主业。个别企业甚至试图通过虚构实需背景累积单方向头寸,严重偏离风险中性原则。
有多位银行交易员对记者表示,在关税战升级背景下,此前各界认为美元必然将升值,展现避险货币的作用,然而此次美元指数自年初至今一度大跌近10%,资金逃离美元资产,反而人民币对美元维持稳健,欧元、日元大涨,这是令人无法预判的结果。因而外汇投机的风险巨大。
业内人士认为,“汇率风险中性”的意识将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以及利润的不确定性,这是大多数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同时,这也将减少对企业会计报表和关键财务指标的冲击。一些企业有明确的财务指标要求,如资产负债率要求、每股收益等。企业需要避免或弱化汇率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冲击,降低违反重要财务指标考核要求的概率。
专题:聚焦2025年IMF和世行春季年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敦促各国“迅速”解决威胁全球经济增长的贸易争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对外国进口商品发起的激进征税行动引发的不可预测性,正导致企业推迟投资,消费者推迟支出。
“不确定性对企业不利,”她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姊妹机构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期间的周四简报会上告诉记者。
格奥尔基耶娃发表此番言论的两天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这个由191个国家组成的贷款组织旨在促进全球增长、金融稳定和减少贫困,它也大幅下调了对美国的预测。该组织表示,全球最大经济体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已从25%上升至约40%。
格奥尔基耶娃警告说,贸易冲突的经济影响将对贫穷国家造成最沉重的打击,因为这些国家没有资金来抵消损失。
自1月份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一直积极对美国的贸易伙伴征收关税。对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征收了10%的进口税,将美国的关税提高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未见的水平。但他多次改变美国政策——突然暂停或改变关税——让企业对他试图达成的目标和最终目的感到困惑。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美国几十年来支持自由贸易的政策形成鲜明反差——以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导致金融市场出现了长达一周的暴跌。
来源:钛媒体APP
4月23日晚,有着“非洲之王”称号的传音控股(688036.SH)交出2024年成绩单。期内录得营收687.15亿元,同比微增10.31%;录得扣非净利润45.41亿元,同比降低11.54%。
传音控股营收与净利润的剪刀差背后,折射出其手机业务陷入增长困境:大本营非洲市场群敌环伺,小米、OPPO在非洲市场与其贴身肉搏;全球局势及供需关系变化之下,公司供应链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公司毛利率下滑拖累净利润表现。尽管亚洲及其他地区收入增长明显,但其毛利率偏低,想象空间不足。
其实,公司早在2015年就试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但布局的数码、家用电器业务营收占比至今未超过10%。
如今在手机业务发展遇阻后,撑起传音控股的第二曲线到底在哪里?
智能手机出货量颓势显现
公开资料显示,传音控股的主营业务是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设计及研产销。旗下主要有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公司主要是深耕海外市场,包含在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地。
非洲市场方面,2024年传音控股表现平平。按地域划分,公司在非洲地区收入录得227.19亿元,同比微增2.97%。但值得注意的是,其营收成本同比增加5.13%,成本增速高于营收增速。同时,非洲地区毛利率录得28.59%,同比下滑1.46个百分点。高毛利率的非洲地区的毛利率下滑,带动公司扣非净利润整体降速。
钛媒体APP注意到,尽管传音控股在非洲地区的营收同比有所上升,但其市占率在去年四年开始显现颓势。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传音控股在非洲的出货量从2023年同期的980万部提升至1000万部。其市场份额却从2023年第四季度的51%下降至49%。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手机厂商在非洲市场竞争加剧,小米(01810.HK)、OPPO等手机品牌2024年均加强了对非洲市场的布局。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小米、OPPO、其他等手机品牌在非洲地区市场的增速很快,其出货量增速分别为38%、89%和55%。
对于扣非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公司方面也表示,“主要系市场竞争加剧与供应链成本上升双重夹击所致。”
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增量,撑起了传音控股的营收增长。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亚洲及其他地区的营收为447.37亿元,同比增长13.96%。公司表示,“营收增长主要系公司持续夯实新兴市场重点区域,手机整体出货量及销售收入有所增长所致。”
不过,亚洲及其他地区的业务增量想象空间较为有限,相较于非洲市场28.59%的高毛利率,亚洲等地区的毛利率为17.66%。
值得一提的是,传音控股的智能手机出货颓势正进一步蔓延到全球市场。根据IDC数据,2024年传音以1.069亿台智能手机出货量,8.7%的市占率,位居全球第四。但根据IDC一季度智能数据全球出货量数据,传音直接跌出前五,被归为“Others”类别,而第五名出货量的数据为2270万台,对应占7.4%市场份额。
第二条增长曲线培育缓慢
自2014年开始,传音控股就曾意识到“一条腿”走路的弊端,为改善业务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传音控股实施了多元化战略,开拓了数码配件、家用电器以及移动互联网服务等新兴业务。
例如,2014年传音控股数码配件品牌Oraimo,随后传音控股创办Syinix品牌,布局家用电器赛道。与此同时,传音还开始了软件操作系统的研发,推出自主研发的HiOS、itelOS和XOS系统。
但令人遗憾的是,公司的第二曲线业务进展十分缓慢。年报数据显示,公司非手机业务营收占比为6.73%,仍然不足10%。
有投资者在问及传音控股第二曲线的方向和进展如何时,公司的回答也略显官方,并未透露更细节的业务进展。
公司称:“公司在非洲手机市场优势地位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加快发展移动互联、扩品类等业务。公司数码配件、家用电器继续多品牌发展策略,通过智能硬件品类生态模式的本地化探索,积极实施多元化战略布局,扩展满足新兴市场消费者需求的智能硬件新品类。”
从过去的视角看,传音控股凭借着本土化、高性价比的打法,在非洲市场持续攻城略地,一跃成为“非洲之王”,但似乎也因此形成重服务和产品,但轻研发的路径依赖。
年报显示,2024年传音控股的研发费用为25.17亿元,占营收比例为3.66%。比照可比公司,小米2024年的研发费率为6.6%,华为的研发费率为20.8%。传音控股的研发费率偏低。在竞争对手的猛烈进攻下,偏低的研发费用,或许将进一步削弱传音控股在海外中低端市场的先发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传音控股年报中披露了分红方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5.0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7.1亿元(含税)。加上去年上半年派发的现金红利17.11亿元,传音控股2024年度现金分红数额达到34.21亿元,占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比例的61.65%。
毛成片1卡2卡3卡4卡,沉浸在创意与幻想的世界的相关文章 北京将迎今年以来最强大风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