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306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尽管居然智家一直重申“经营情况一切正常”,但留置事件带来的阴霾仍难以消散。
中房报记者李叶丨北京报道
一个百亿家居帝国正在“渡劫”。
4月23日下午17点25分,居然智家执行总裁王宁如约出现在公司抖音直播间为家居品牌“带货”。
这是居然智家披露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汪林朋被留置近一周来,公司高管首次通过网络公开露面。直播开始前,已有多名网友在其视频评论区及直播间弹幕中询问公司股价下跌及业绩下行等问题,不过,直播间内,王宁并未就这些问题进行回应,而是致力于“帮消费者把价格打下来”。
尽管居然智家一直重申“经营情况一切正常”,但留置事件带来的阴霾仍难以消散。
4月17日晚间,居然智家发布公告,汪林朋家属收到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汪林朋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该消息发出后迅速引发资本市场震动,成为继红星美凯龙债务危机后,家居行业的又一“黑天鹅”事件。
4月18日,居然智家股价开盘即跌停,一日内市值蒸发超25亿元。当天,公司董事会宣布由执行总裁王宁代理董事长及CEO职责。
此后几日,居然智家股价仍连续下探。截至4月23日收盘,居然智家股价报3.41元/股,总市值212.34亿元。
在这场由掌舵人被留置导致的阴霾之下,还隐藏着居然智家不得不面对的经营遇困等“三重劫”。
━━━━
汪林朋的“双重角色”
居然智家的“第一重劫”,来源其对灵魂人物汪林朋的高度依赖。
过去一段时间内,汪林朋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角色。有人视他为带领居然智家走向高光的“家居零售教父”,有人则认为他即将“掏空上市公司跑路”。
居然智家的发展历程,与汪林朋深度绑定。
居然智家原名居然之家,其前身居然装饰城成立于1999年。彼时,该公司创始人身亡,股权转至商务部旗下中商集团和华联商厦,变身为国企。供职于华联商厦的汪林朋被委以重任,出任居然之家总裁一职,就此踏入家居行业。
2001年,汪林朋做出了一件改变企业命运的大事——主导居之家的股份制改革。也是在这一年,汪林朋斥资455.89万元成为公司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8.99%。次年,他率先推出“先行赔付”服务,让居然之家在北京家居市场声名鹊起。
在他的战略引领下,居然之家逐步发展壮大。
2015年,汪林朋通过其亲属控制的中天基业,以“左手股权整合,右手资金拆借”的方式,将原本分散的股权收归囊中,进而成为居然之家的实际控制人。此后,汪林朋将家居板块剥离成立居然新零售,并在2018年引入阿里巴巴、泰康等130亿元战略投资。
截至2017年底,居然之家在全国开设223家门店,市场销售额超600亿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居然新零售共经营管理284家“居然之家”门店,分布在国内多个省份。
到2019年,在汪林朋的推动下,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顺利登陆A股。当时,武汉中商的市值仅有15亿元,这笔“蛇吞象”交易一度引发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舆论质疑。
更多的争议行为也随之而来。
2023年6月,汪林朋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限售股解禁。同年7月,居然之家控股股东居然控股通过4次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减持比例为1.99%。当年11月,居然控股又以22.32亿元的对价,向金隅集团转让了10%的居然之家股份。
二级市场减持加上协议转让,居然控股合计套现约26.70亿元。汪林朋持有居然控股94.02%的股权。这意味着,这些套现而来的资金,绝大部分权益归属汪林朋。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市场上开始流传出汪林朋要“跑路”的说法。
“有个谣言说老汪要‘跑路’,我既没有退休的打算,更没想过逃避责任。”今年3月,汪林朋在参加一场行业座谈会时还亲自回应过“跑路谣言”。
1个月以后,一纸留置通知却让各类传言和猜测再次甚嚣尘上,与汪林朋深度绑定的居然智家不得不应对灵魂人物被留置所带来的种种危机。
当前,汪林朋被留置的具体原因仍未披露。
居然智家进一步的公告显示,汪林朋直接持有的3.72亿股(占总股本5.97%)被湖北省监察委员会司法冻结,冻结期至2025年10月16日。这一操作被市场解读为“抓人不伤企”,有分析人士认为案件核心在于汪林朋个人资本市场操作失范,而非公司整体违法。
就上述分析,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致电居然智家投资者部,工作人员坦言,“我们也未收到进一步消息。”
━━━━
盈利能力下滑
居然智家的“第二重劫”,是需求萎缩下,不断下滑的盈利能力。
“未来5至10年,将加快推进‘大家居’与‘大消费’的融合发展,公司要尽早实现‘千家店面、千亿销售、千亿市值’的目标。”2019年,居然智家借壳上市之际,汪林朋曾公开表示。
目前,这些目标均未达成。
截至2024年上半年底,居然智家仅经营了409家家居卖场,包含85家直营卖场及324家加盟卖场。近一年半来,公司的家居卖场还减少了19家,其中直营卖场减少6家,加盟店卖场减少13家,处于持续萎缩之中。
3月29日,居然智家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根据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29.6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0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为8.83亿元和10.04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2.08%、18.37%。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居然智家在业绩快报中表示,主要由于受国内经济形势波动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性影响,家居建材市场存量竞争加剧,商户经营面临较大的压力,公司作为家居建材头部企业,为支持商户持续经营,给予优质商户部分租金及管理费减免等,导致租赁及管理业务收入出现阶段性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居然智家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连续第三年下滑。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0.71亿元、129.83亿元、135.12亿元,同比变动44.88%、-0.69%、4.0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3.03亿元、16.48亿元、13亿元,同比变动69.76%、-28.44%、-21.10%。
作为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居然智家的销售毛利率也在持续走弱。2021年,其毛利率高达48.14%,2022年变为44.86%,2023年毛利率则是大幅下降到了34.11%,下降幅度超过两成。进入2024年,这一情况并没有实现好转。根据居然智家发布的2024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其毛利率为29.33%,较上一年同期再度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在盈利下滑的状态下,居然智家还在积极分红。2021年~2023年,居然控股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0.48亿元、12.54亿元和3.89亿元,同期母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分别为10.50亿元、13.49亿元、4.05亿元。经计算,每年的实际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的比重均超9成。
居然智家也面临着一定的偿债压力。
根据其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短期借款合计47.26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20.82亿,现金短债比为0.44。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为23.40亿元,有息负债为79.46亿元,有息负债是货币资金的3倍多。
居然智家筹资性现金流净额呈现持续净流出的趋势,2020年前三季度~2024年该指标分别为-4.059亿元、-38.88亿元、-31.48亿元、-21.19亿元和-18.83亿元,公司存在一定再融资压力。
资产质量方面,居然智家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大,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为15.33亿元。同一时期,居然智家的存货为6.22亿元,较2023年末上升42%。
━━━━
转型困境
居然智家的平台运营模式。图片摘自2023年居然智家年度财报。
居然智家的“第三重劫”,是任重道远的转型之路。
为了改变业绩状况,居然智家在业务层面进行了多维度创新。2023年,汪林朋开始推动数智化转型升级,并完成“洞窝”“居然设计家”和“居然智慧家”三大家居产业数智化平台的建设。
基于这些平台,居然智家无论是直营模式还是加盟模式,都会向商户收取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系统使用费和销售佣金等平台服务费。2023年,居然之家销售额(GMV)为1176亿元,较2022年增长11.7%。平台服务收入12.6亿元,较2022年增长了24.9%。服务费收入增长幅度是交易额的两倍多,占营业总收入接近一成。
在这一年,居然智家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仍下滑了21.10%,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凸显。
为了带动消费增长,居然智家也开始了直播业务。
2024年6月末,居然智家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称,居然智家举办的“618年中狂欢节”活动自5月20日启动至6月20日落幕,销售总额达到143亿元。
此次活动中,汪林朋与执行总裁王宁联手近30位一线品牌负责人打造了“老汪来了”与“总裁价到”两大直播,两场直播累计吸引1176万人次在线观看,订单量突破3.7万笔。
不过,记者简单计算发现,两场直播合计转化率(订单量和观看直播人数的占比)仅约0.31%。“虽然直播转化率受到商品品类、直播内容等因素影响,但是一般1%都没有的话,可以说是一场不合格的直播。”从事服饰直播带货的六六(网名)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应对家居行业的深刻变革,2024年12月,公司将企业简称由原来的居然之家变更为如今的居然智家,标志着企业战略再次升级。在更名发布会上,汪林朋透露,截至2024年11月底,旗下通过跨品牌、跨生态、跨终端的通用智能家居系统,连接合作品牌超过300家,接入智能终端设备超30万台。
显然,这次变革的成效还未体现在2024年的业绩中。
3月13日,汪林朋在新春座谈会上又提到了居然智家的四个梦想:“设计AI,智能装修”梦;“智能家居,健康生活”梦;“垂直大模型,产业赋能”梦;“国际化,抱团出海”梦。
转型尚未成功,经销商的“跑路”风波先引发讨论。
据媒体此前报道,2025年3月,广州新塘居然之家商场内多家家居门店以“国家补贴”名义诱导消费者预付全款后卷款失联,涉及超200户消费者,涉案金额近1300万元。涉事门店合同主体虚假,实际控制人林荣军被指涉嫌诈骗,引发消费者集体维权。事件暴露加盟模式监管漏洞,作为品牌方,居然智家被消费者质疑未尽审核义务。
种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居然智家如何才能“渡劫”成功?
2025年4月21日晚,南华生物(维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华生物,代码:000504)发布《关于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修正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
曾代理投资者告赢100余家上市公司并获赔的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厉健律师(证号:13301200210145176)表示,根据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南华生物等涉嫌证券虚假陈述,受损投资者可依法索赔。(厉健律师专栏)
最新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净利润亏损1900万-2100万元,而此前1月22日披露的业绩预告为盈利1250万-1550万元。
南华生物预计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条第(一)项规定,在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虚假陈述司法解释,上市公司等因证券虚假陈述行为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投资者可以依法起诉索赔,索赔范围包括投资差额损失、佣金和印花税损失。
厉健律师表示,根据司法解释,暂定:在2025年1月22日到2025年4月21日期间买入南华生物股票,并在2025年4月21日收盘时持有该股票的受损股民,可依法索赔。索赔条件最终以法院认定为准。(南华生物维权入口)
投资者索赔需提供证券开户信息查询单、股票对账单(2025年1月1日至今)、联系方式等。
(本文由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厉健律师供稿,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厉健律师,系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纠纷调解员,2009年荣获“浙江省优秀青年律师”称号。2003年至今,厉健律师代理投资者告赢100余家上市公司并获赔,成效显著。其中,投资者诉杭萧钢构虚假陈述案入选2012年度“全国法院十大调解案例”,投资者诉祥源文化、赵薇等虚假陈述案入选2019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商事案例,投资者诉辉丰股份虚假陈述案系江苏省首例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案。)
一睡成欢 小说-让你在家也能轻松锻炼,塑造理想腹肌的相关文章 港澳办主任:出卖国家利益没好下场的相关文章